Sunday, July 24, 2011

中國高資產人士成了凱子?

MarketWatch21日轉載中國財新網近日報導指出中國銀行去年起針對高資產人士推出了一拖拉庫的高報酬投資商品,原本這些過去都投資在債券市場的資金,現在都被中國銀行拿去挹注在長期投資上,包括建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跟銀行自己拿來炒股等。在中央政府縮緊銀根以及各大銀行隨規定調高準備金下限的情況下,這些私人流出來的款項對於急需資金挹注的基礎建設案無異是及時雨。

今年上半年就有中國金融界就提供9,000種的財富管理商品,比2010年同期高出一倍,而今年上半年這些商品的資金周轉就高達了八兆人民幣。

但有銀行家就質疑,在金融業舌燦蓮花說這些商品有年化10%的報酬,到底事要去哪找到這麼多高報酬的投資管道? 也有批評者點出銀行是透過這種吸金大法來建立影子銀行系統(shadow banking)來逃避規範,甚至有人就直說這是另外一場龐式騙局 (Ponzi scheme)


(未完待續)
**
這實在越看越有次貸風暴再現的fu

Thursday, July 14, 2011

中國二三線城市舉債大興土木 這債吃的下去嗎?

今天彭博社發表的實地調查報告,直說中國地方債券根本被認為"有毒" (toxic)美國的金融風暴前夕場景就在中國大興舉債的二三線城市上演

彭博記者實地走訪幾個中型城市,在有400萬人口的湖南婁底,當地政府以天價每英畝150萬美金的土地來做為12億人民幣債券擔保,籌到的款項則拿來大興土木,蓋體育館、公園、高速公路鐵路等。彭博指出,在美國這樣的地價約出現在芝加哥近郊,每戶年所得高於25萬美金(相當台幣750)Winnetka區,而婁底的年平均所得是2,323美金。

不過至少婁底的擔保土地還真的存在。北邊的滄州有人根本說不出他的公司為了港口擴建而發行的10億人民幣債券所用的抵押土地到底在什麼地方。黑龍江的宜春去年平均所得約只有全國的一半,但在2009年還有辦法只憑政府擔保就賣掉了12億人民幣的債券來做都更,但當地人民抱怨新的建案根本是一般人買不起的。

財務治理風險高 61家中企 穆迪標記紅旗

自由時報這篇原文是從華爾街日報來的

財務治理風險高 61家中企 穆迪標記紅旗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穆迪(Moody’s)週一對六十一家中國企業標識「紅旗」示警,認為其財務及治理風險較高,其中四家的紅旗甚至比爆假帳醜聞的嘉漢林業還多。
五家拿到十面以上紅旗
穆迪以二十項標準檢視中資企業,六十一家均至少獲得一面紅旗,其中最嚴重的包括太陽能板業者賽維LDK與四家在港掛牌的中資企業中國西部水泥、永暉焦煤、旭光高新材料及恒鼎實業,都拿到十面以上紅旗。
穆迪表示,中國西部水泥其董事長及女兒擁有四成四股權,且兩度更換審計師,去年八月在港掛牌前,也沒有符合香港公開上市的標準。
被踢爆做假帳的嘉漢林業拿到七面紅旗,理由是客戶過度集中、負向現金流龐大、繳稅比例相對較低等。嘉漢林業近期遭對沖基金大舉放空,上個月股價重挫八成以上。
KGI亞洲營運長Ben Kwong說:「市場對中資企業的負面新聞,早就很緊張,信心流失,短期內會對投資中概股相當謹慎。」
參與調查報告的穆迪分析師Elizabeth Allen指出,此次針對六十一家中資企業的評估,包括五大面向:公司治理、營運透明度、增長異常快速、獲利及現金流、審計及財報品質。
穆迪表示,雖然標識紅旗示警,但並未改變這些中資企業的評等,因為這些問題原本就存在。接受評估的六十一家中,有四十九家屬於垃圾評等,四十三家因家族經營引發疑慮,穆迪表示,家族經營比例在中國較高,已開發國家並不常見。
被插上最多紅旗的中國西部水泥、永暉焦煤均表示,不能認同穆迪的調查結果。中國水泥股價在香港大跌逾十%、旭光高新材料重挫九%。

Tuesday, July 12, 2011

人民幣

今天跟一個台商聊天,聊起中國數據問題,他說光出入境人數都有灌水的嫌疑,光他知道,一般國家式入境蓋一個章算一個人次,你待個三五天或一個月就只算一人次,中國是你一個人進去五天算五個人次
***
今天來談中國拼命升息但是匯率都不太動的人民幣。

前兩天金融時報指出由於市場對於中國經濟降溫的疑慮,交易員已經不敢再做多人民幣,投資者也紛紛針對人民幣部位做避險。這也是一年多以來人民幣選擇權做空跟做多的大概比較平均,之前大概多是做多比做空要多,不過報導說做空的大概都是為了自己做多中國的部位避險。


Monday, July 11, 2011

米國消費力

從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Greg Mankiw網站上借來下面這張圖,是美國的就業人數/總人口百分比近年的變化。很明顯美國的就業率至今仍欲振乏力。

另外根據紐約時報引述信評機構Moody's報告,去年美國人口袋裡面每10塊錢有2塊是政府補助來的,但年底這些補助部分會到期,約值美金370億左右。

就業數字繼續這樣難看,加上補助減少,看來美國國內消費恐怕還是會繼續疲軟,靠出口過日子的國家恐怕近期也還是等不到舊日好時光。

北京否認低估地方債

引述華爾街日報報導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國家審計署的一位官員表示﹐在審計過程中﹐審計署的工作人員依法、獨立、客觀地進行審計﹐對債務進行了逐筆、逐項核實﹐每一個數據都是有據可查﹐真實可靠的。
看完這篇讓人想要在地上打滾

同時根據該報另一篇報導
今天是2009年來第一次中國財政部在標售地方債的時候, 發生部分賣不掉的情況

恩, 真實可靠~~~~市場的反應才最可靠啦!!!

***
連續引用了梅鐸旗下機構的報導, 順便記錄一下
今天英國政府叫梅鐸不要再標BSkyB, 美股開盤梅鐸的NewsCorp掉了6%
有點一夕變天的感覺

Saturday, July 9, 2011

參考

不動產開發擬鬆綁 4限制仍在

  • 2011-07-07
  •  
  • 【中央社】

     有關放寬赴大陸投資不動產開發業限制,經濟部今天晚間表示,會配合經建會決議刪除個案投資金額5000萬美元限制,但1年登陸投資總額不得超過新台幣500億元等其他4項限制仍在。
     其餘3項限制包括法人投資人申請許可時,必須提出資金回流等對國內回饋相對條件;法人投資人須財務健全,流動比率在100%以上,除金融保險業外的其他行業,負債占總資產皆須在70%以下。
     同時,法人赴大陸投資不動產開發業,須經營3年以上、且近3年至少2年有盈餘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召開財經法規鬆綁跨部會會議,達成多項法規鬆綁共識,包括不動產開發業受理審查原則,刪除個案投資金額不得超過5000萬美元限制,改採經濟部投審會規定公司淨值60%總量管制。
     經濟部官員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公司淨值60%限制是泛指一般上市櫃公司登陸投資總額限制,包括友達光電登陸,也是一樣限制,並非是針對不動產開發業投資限制。
     依據經建會決議,現行不動產開發業登陸限制5大條件,刪除個案投資金額限制外,仍有4項限制將保留。
     官員解釋,經建會決議刪除個案投資金額不得超過5000萬美元限制,主要是遠雄、國泰等台灣大型建商,希望赴大陸投資大型建案,而個案5000萬美元限制,只有新台幣10幾億元,業者抱怨開放房地產金額太小,無法滿足投資需要。
     經濟部官員進一步指出,對於經建會做出鬆綁決議,經濟部會依照程序盡快對外公告。
     經濟部於去年2月26日正式公告鬆綁登陸投資不動產開發業限制,把1年投資總額限制從新台幣100億元提高至500億元,個案投資金額也從1000萬美元調高至5000萬美元。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2010年一整年,登陸投資不動產開發業總計有22件,總投資額為5億2000多萬美元(約新台幣165億元),不僅沒有超過1年500億元總額限制,平均金額而言,個案金額也未超過5000萬美元限制。
     以今年情況來看,投審會統計,2011年迄今,總計10件登陸投資不動產開發,投資總額為1億3000萬美元,折新台幣40億元左右。1000707